刀郎人漁獵后,圍坐在篝火前烤魚吃(資料圖片)。高守東 攝
刀郎人在進行漁獵前的準備(資料圖片)。高守東 攝
刀郎人在撒網捕魚(資料圖片)。 高守東 攝
1月29日,一個晴朗的冬日,記者走進三師五〇團十七連職工吾拉因·達吾提家的小院,一股鮮美的烤魚香味撲鼻而來,幾個孩子正圍著一堆焰火嬉戲玩耍。吾拉因·達吾提看著孩子們玩鬧的身影,滿面笑容,手里忙著用紅柳枝穿過魚肉,又一一擺放到火架上。這些魚是吾拉因·達吾提這些天的“戰利品”。
不一會兒,吾拉因·達吾提又搬出他的獨木舟和漁網,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魚腥味。雖然冬季很少下水,但他仍時不時地整理船只、曬漁網。這些捕魚工具都是他親手制成,吾拉因·達吾提告訴記者,他的獨木舟都是用胡楊樹鑿成的,作為一名刀郎人,這是他最珍視的財產之一。
吾拉因·達吾提是兵團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“刀郎人漁獵”的傳承人,在五〇團夏河鎮,吾拉因·達吾提可謂大名鼎鼎,少年時期就跟著爺爺和爸爸下水,繼承了精湛的漁獵技藝,今年73歲的他仍然時不時下水捕魚。
刀郎人漁獵的起源與變化
發源于喀喇昆侖山深處的葉爾羌河,浩浩蕩蕩一路向北,在三師境內有100余公里的河段。這里分布著大面積的胡楊林和天然湖泊群,曾經的胡楊林野生動物成群,湖泊中魚類豐富。據史料記載,大約500多年前,勤勞而神秘的刀郎人逐水而居,過著富足的漁獵生活。
1960年,軍墾戰士來到夏河的時候,在夏河一帶的刀郎人主要靠狩獵和種田艱難地維持著生計。夏河區域的土地絕大多數位于葉爾羌河改道形成的溝壑地段。在歷史上,每年7月至9月,葉爾羌河汛期,泛濫的洪水很快會灌滿這里的深溝槽地,這期間,正是刀郎人漁獵的最好時節。
兵團成立后,當地的刀郎人成為兵團職工,從事農業生產,農閑時,仍然開展一些漁獵活動,但已不作為謀生手段了。
技藝精湛的水上舞者
吾拉因·達吾提出生在一個傳統的刀郎家庭,他的爺爺卡巴洪一生靠打漁和種田為生。吾拉因·達吾提記得自己小時候,經常見到爺爺和爸爸用馬車滿載魚回家。每到這時,他就能吃上一頓香噴噴的烤魚。
吾拉因·達吾提回憶,在他七八歲那年,爺爺曾捕到一條25公斤重的“撲可西魚”,全夏河的“刀郎漁獵人”都為此感到驕傲。那天,大家歡聚一堂,跳起歡快的麥西來甫。飽餐一頓后,人們把魚骨制成特色腰飾留念,每每看見,都能想起這位偉大的“刀郎漁獵人”的英姿。
從那時起,爺爺和爸爸成了吾拉因·達吾提眼中的英雄,他暗下決心,一定要把他們的漁獵技藝傳承下去。慢慢地,在漁獵的隊伍中,開始出現吾拉因·達吾提的身影。少年時期的吾拉因·達吾提還沒有魚叉高,卻叫人不容小覷,吾拉因·達吾提有時甚至能單獨捕到五六公斤重的魚。從此,吾拉因·達吾提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“刀郎漁獵人”。
“我從小就喜歡捕魚,乘著獨木舟在水上漂流的時候,是我最快樂的時光?!蔽崂颉み_吾提說。望著老人灰色的雙眼,我們仿佛和他一起回到了炎熱的夏季,飄蕩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……
吾拉因·達吾提給記者講起半年前一次捕魚的經歷。當時,正值汛期,胡楊林里碧波蕩漾,平靜的水面下,魚兒成群結隊地嬉戲暢游。一大早,吾拉因·達吾提就做好了下水的準備,前不久他剛做好一只嶄新的獨木舟,今天就用它下水。裝好網,提上魚叉,吾拉因·達吾提出發了。
走了沒多久,就在胡楊林里尋到一處水量充足的小湖泊,吾拉因·達吾提換好膠鞋,迫不及待地就要下水。他拿出野麻絲編織而成的粘網,在水下布上刀郎人特有的“迷魂陣”,靜待魚兒撞網就擒。除了漁網,魚叉也是刀郎人慣用的漁獵工具。
吾拉因·達吾提將獨木舟推入水面,雙手輕緩地劃著槳,眼睛四處找尋著目標。突然,他的眼神聚焦在一點,狠狠刺下魚叉,仔細一瞧,一條大魚已經“在叉上”了。而另一邊,先前布下的漁網也開始啪啪作響,帶起一陣水花。吾拉因·達吾提慢慢收起漁網,將一條條活魚取下,高興得像個孩子。
“不管多深多渾的水,我都可以看見游動的魚?!闭f起這話時,吾拉因·達吾提像年輕的小伙子般神采飛揚。
整整一天,吾拉因·達吾提都在水面上忙碌,結束時,魚兒堆滿了他的獨木舟,大多重一到兩公斤。吾拉因·達吾提告訴記者:“現在湖里的魚少了很多,幾乎沒有大魚。因為洪水來的時間少了,上游的魚下不來,下游的魚也上不去?!?/p>
收獲多時,吾拉因·達吾提會把魚拉去集市販賣,經常供不應求。有時,也有人找吾拉因·達吾提做漁船。
傳承與保護
吾拉因·達吾提的幾個孩子中,只有小兒子艾買·吾拉因喜歡漁獵。十幾歲時,吾拉因·達吾提就為他制作了專屬漁船。艾買·吾拉因繼承了父親捕魚的天賦,12歲時就抓到過8公斤重的狗頭魚,如今已是當地赫赫有名的“刀郎漁獵人”。
如今,父子倆已經不用專門以漁獵為生了,他們有棉花地、有果園,還有羊群。只有農閑時,父子倆相伴遨游水上,過一把漁獵癮,懷念以往的日子。
“作為漁獵技藝的傳承人,我不想看見這門優秀的技藝消失,希望我的技藝能打動更多的年輕人,將它永久地傳承下去?!蔽崂颉み_吾提說。
令人欣慰的是,在了解到“刀郎人漁獵”的發展現狀后,三師圖木舒克市政府加大了對“刀郎人漁獵”的保護,為“刀郎人漁獵”建立了完整的檔案,同時對傳承人在政策上、資金上予以支持,助力該項技藝傳承和發展。當地還加大對該技藝的宣傳力度,利用拍攝紀錄片、編纂書籍等方式,進一步擴大其影響范圍。
2009年,“刀郎人漁獵”入選兵團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。